正月十四,華燈初上。在泰寧縣大田鄉,一條紅彤彤的“火蚯蚓”蜿蜒盤旋,變換著造型從街頭走來,村民們興高采烈的舞起當地特有的“蚯蚓燈”,一起歡度元宵佳節。 夜幕降臨后,這條“火蚯蚓”在集鎮街道上前進、后退、走跑、急停。游到街道的拐角處時,扛燈的村民開始向反方向跑起來,一節節板凳被扯斷,元宵鬧燈的氣氛也被推向高潮。 在泰寧的農村,幾乎各個鄉鎮都有類似的元宵燈,有的叫橋燈,有的叫板凳龍,只有大田鄉的燈叫“蚯蚓燈”。據了解,泰寧縣大田鄉的“蚯蚓燈”是當地元宵民俗的重頭戲,它與橋燈有些相似,不同的是它沒有龍頭龍尾,在舞燈的過程中,必須把燈拉斷,再接上,再拉斷,斷的越多越好,預示著來年“生生不息、添丁發達”之意。每到正月十四、十五這兩天家家戶戶都會出燈,共同祝愿一年里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