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看年三十的煙火,也要看正月十五的燈?!?/span>元宵賞花燈是老百姓過節的一件樂事,也是至今仍廣為流傳的一項活動。2月2日至2月5日,泰寧縣各地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鬧元宵活動,熱熱鬧鬧慶元宵。 上青鄉板橋龍燈共慶幸福年 2月5日,泰寧縣上青鄉依照傳統習俗,再次舞起了橋燈,祈盼新的一年家家戶戶人丁興旺,幸福安康。 晚上7點,雖然天空飄著小雨,卻沒能阻擋大家的熱情,上青鄉集鎮上熱鬧非凡,鑼鼓聲聲,人聲鼎沸,舞龍者引著長龍騰空起舞,上下起伏,左右蜿蜒,一條條燈龍在大街小巷中翩翩起舞。橋燈所到之處,人山人海,百姓燃放鞭炮、焰火相迎。燈彩、笑臉、鞭炮聲、喝彩聲交融匯織成萬民同樂的動人場面。 上青鄉享有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”的美譽,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上青鄉橋燈至今已有1200余年歷史,每條橋燈前有龍頭昂首而立,口含珠籠,后有龍尾,中間是一節一節的長條板凳,每張板凳的凳面上安有4個圓桶形燈籠,節節相連,每節可靈活轉動,形狀如橋,故叫“橋燈”,橋燈由每家出一張板凳,暗喻人丁興旺之意。2017年正月十四上青鄉橋燈舉燈人數達千余人,橋燈長達1543.2米,成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長板橋龍燈。 大田鄉舞動“蚯蚓燈”歡度元宵 2月4日,在泰寧縣大田鄉,一條紅彤彤的“火蚯蚓”蜿蜒盤旋,變換著造型從街頭走來,村民們興高采烈的舞起當地特有的“蚯蚓燈”,一起歡度元宵佳節。 夜幕降臨后,這條“火蚯蚓”在集鎮街道上前進、后退、走跑、急停。游到街道的拐角處時,扛燈的村民開始向反方向跑起來,一節節板凳被扯斷,元宵鬧燈的氣氛也被推向高潮。 大田鄉蚯蚓燈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,起源于明初,已有600余年歷史。它與橋燈有些相似,不同的是它沒有龍頭龍尾,在舞燈的過程中,必須把燈拉斷,再接上,再拉斷,斷的越多越好,預示著來年“生生不息、添丁發達”之意。每到正月十四、十五這兩天家家戶戶都會出燈,共同祝愿一年里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。 東石村茶東坑魚子燈元宵祈福 2月2日,在泰寧縣杉城鎮東石村茶東坑,村民正進行魚子燈元宵祈?;顒?。 傍晚6時許,隨著領頭人一聲號令,家家戶戶都出燈,男女老少都出門,把自家的魚燈舉出來。大大小小的魚燈流光溢彩,瞬間形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燈龍,再配上“茶東坑、茶東坑、茶東坑坑茶東坑”鏗鏘動聽的鑼鼓聲和響亮的鞭炮聲,茶東坑這個小小的村子頃刻就沸騰起來,真是燈如龍人如流,好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。 茶東坑魚子燈是本村鄒氏村民的獨家絕活,也是三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,取其“魚”與“余”“燈”與“登”諧音,寓意年年有余,五谷豐登。為了慶賀豐收祈禱來年吉祥,村民們總要自制魚子燈,并用上幾天時間來鬧燈,這一習俗始自清朝道光年間,至今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。 朱口鎮花燈舞龍鬧元宵 2月5日,朱口鎮街道上人聲鼎沸、鑼鼓喧天,來自不同街道、巷子的龍燈熱鬧起燈,一起歡度元宵佳節。 伴隨著響亮的鬧燈鑼鼓聲,數十支花燈隊伍穿梭于大街小巷,遠遠望去像一條火龍在游動。燈前龍頭高昂,火花四濺;燈后龍尾擺舞,如影跟隨,甚是壯觀。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村民和游客夾道歡迎“火龍”,現場好不熱鬧。 下渠鎮舉辦“福燈暨長壽宴”活動 2月5日,福龍映渠 雙龍運?!案趑唛L壽宴”鬧元宵活動在下渠鎮拉開帷幕。 夜幕降臨,村民們敲起鑼、打起鼓,由110橋和88橋組成的2條龍燈開始繞村巡游,2條長龍在下渠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盤旋舞動,蔚為壯觀。此外,下渠鎮還邀請了千萬粉絲網絡達人“尋真味?美叔”掌勺,烹煮了“品味人生”、“長壽面”、“保健筍”等12道菜組成的具有獨特風味的“長壽宴”供村里的老人品嘗。 |